解“用水愁” 引“幸福流”
——我市靶向监督拧紧农村供水“安全阀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皖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5 09:34
字号:

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地流了出来,洗菜、刷碗,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夏天,对于家住裕安区独山镇红军村安置小区的林承军来说,用水是畅快的,也是舒心的,“水压稳定,水质也好,比以前好多了。”林承军拉着记者看,“原来一到用水高峰期,太阳能水上不去,水还浑浊,一提起这就头疼,现在不一样了。你看,这水可喜欢人?”

小暑盛夏,热浪骄阳,记者在独山水厂改扩建工程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独山水厂改扩建工程(土建工程)共有12个单体工程,当前已基本完工和在建的单体工程有11个,目前正按照合同约定有序推进,进展顺利。”独山水厂改扩建工程技术负责人杨传应介绍。

独山镇位于裕安区西南部,镇域范围内既有山区又有丘岗区,地势高差变化大,集中供水条件复杂。镇域内供水主要依靠现有水厂,水厂日供水规模约1万立方米。近些年,随着裕安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单位用水量日益增加。“乡镇供水覆盖率越来越高,供水人口的增加势必带来区域供水总量的逐年上升,南部山丘供水区现有水厂已经不能满足需水量要求。”裕安区水利局农村饮水管理站负责人王震告诉记者,本次独山水厂改扩建工程(土建工程)标段,位于裕安区独山镇南焦湾村境内,建设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供水量,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平流沉淀池下叠清水池、滤池、泵房、绿化、道路、室外照明、土方工程、围墙等,新建坝上取水口至水厂厂区的取水管道等。

“以往,在居民集中返乡的假期和夏季高温天气,我们经常收到独山这边的群众反映家中自来水水压不足、间歇性停水、水质浑浊等问题,影响正常生产生活。2024年整个裕安区农村供水方面的投诉,独山镇大概就占了25%。对此,我们制定近、远期措施,近期措施是新建日供水5千立方米的一体化制水工程,去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独山镇的供水投诉量与同期相比降低了5成,远期措施就是在建的日供水3万立方米的独山新水厂,建成后不仅能彻底解决独山镇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覆盖西河口乡、石婆店镇等周边区域,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伟告诉记者,按照中央纪委部署开展全国集中推进的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有关要求,今年以来,市水利局与市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加强会商,密切协作,联合印发《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整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提升农村供水服务质效“十个做好”工作的通知》,持续开展农村供水问题排查,发现整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问题45个,向市纪委监委移交线索2件。梳理复盘市长热线等渠道收集农村供水投诉办理情况,找出10个问题集中的乡镇,近远统筹制定解决方案,有序推进。通过改造工程、加强管护、规范运行、提升服务等措施,市、县两级已办理农村供水领域群众身边具体实事35件,惠及群众近60万人,今年1至6月农村供水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5%,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全市加快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坚持“建大、并中、减小”,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分散供水安全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完成农村供水建设投资6.34亿元,完工14处、在建43处、正在施工招标77处农村供水升级改造工程,4个县区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计划今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4%以上,剩余3个县区也将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进一步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服务。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