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长谈节水】安徽省六安市水利局局长袁绪汉:奏响六安节水乐章 迈向高质量节水型社会之路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网站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1
字号: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优化水资源配置,谱写节水型社会建设壮丽篇章,在江淮大地奏响节水兴邦的激昂乐章。

领航掌舵:强组织,筑根基,擘画节水宏图

六安市委、市政府将节水型社会建设锚定在城市发展的坐标原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高位引领聚合力。成立六安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节水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节水工作有层次、有梯队地向纵深推进。

高标规划明方向。六安市编制节约用水、供水、排水防涝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出台《国家节水行动六安市实施方案》《六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六安市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用水管水体系。

高效落实强保障。健全节水专项财政投入机制,各县、区每年均明确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积极向上级谋划申报节水项目,有效保障节水宣传、节水措施改造、节水载体建设、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等节水工作顺利开展。

精耕细作:严管控,抓关键,雕琢节水细节

六安市始终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高质量管理的工作要求,着力抓好节水基础性工作,推动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节水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刚性约束守红线。持续强化“双控”行动,严格实施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将其作为项目规划审批决策的主要依据,从严控制高耗水项目;推进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完成全市跨县、区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实现跨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全覆盖,全市用水总量稳控在23亿立方米左右,用水效率逐年跃升。

监督亮剑促合规。水利、城管、检察院、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督促用水户落实节水制度政策;加大计划用水管理力度,实现全市自备水用水户、城区规上公共管网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用水监管步入精细化、科学化轨道。

重点攻坚提质效。工业节水减排方面,建立重点用水企业名录,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火力发电、钢铁、食品发酵等高耗水工业企业用水指标均达到行业用水定额先进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7%,工业用水效率大幅度提升,2024年六安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9%。农业节水增效方面,加快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成省级节水型灌区2处、国家级节水型灌区1处;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69万亩,农业用水效率逐年提高。城镇节水降损方面,持续开展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新建城区绿化节水设施配套面积、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均达100%,节水理念贯穿城市发展脉络。

非常规利用拓新源。兴建苏大堰周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城区三座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每日净化尾水超12万吨,净化后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处理后的尾水用于生态补水、市政及工业生产等方面;持续推进雨水、中水、灰水等非常规水收集利用,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推动高耗水项目优先使用非常规水,全市每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4900余万立方米。

示范引领树标杆。节水载体建设与水效领跑者行动双轮驱动,先后建成138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3个省级以上节水型灌区、4个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3所节水型高校,六安市水利局、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获全国水效领跑者称号,霍山县、金寨县经济开发区获省级节水标杆园区称号。

创新赋能:探新路,铸特色,点亮节水之光

六安市立足本土,深挖潜能,积极探索创新节水管理新方法,形成了富有六安特色的亮点和品牌。

政企携手创模式。六安市政府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签订共抓长江大保护推进绿色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厂网河一体、供排水一体、建管运维一体“三个一体”的六安模式。

智慧领航启新程。建设城市节水信息化软件系统,将远传信息采集、动态数据分析、实时监控告警、合理计划调度等系统集成一体,实现城市节水管理全流程自动化、电子化。

监管创新强威慑。充分发挥行政与司法的协作效用,市水利局联合市检察院首创“水资源+检察官”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共同搭建六安市公益护水检察监督平台,整合工商、水利、环保等部门涉水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线索处置等“一张图”展示,提升违法违规用水威慑力。

宣传多元润人心。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编制《六安节水谣》歌曲,制作六安节水吉祥物“露露”和“安安”,建成九里沟节水文化主题公园。全市建成节水教育基地8处,基本实现县、区全覆盖。

协同奋进:促联动,激活力,汇聚节水合力

六安市大力推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两手硬”,积极推进合同节水管理,探索水权交易,推广“节水贷”“取水贷”等绿色信贷金融服务,借力多元化模式创新为节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实现多方共赢。

水权改革激活力。以用水权改革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新路径,大力推进节余水量市场化交易,激发用水户节水内生动力,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水权交易106单,交易水量3502万立方米,交易金额220万元,推动实现“谁节水,谁受益”。

合同节水创效益。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将节余水资源直接转化为收益。2020年以来,六安市先后推动实施3所高校、1个国家机关、3个工业企业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其中金寨嘉盛纺织工业园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该工业园通过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每年节水量超80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达2400余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节水与生态效益显著。

“节水贷”援企破困境。广泛宣传“节水贷”政策,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意向名录库,为全市节水产品生产制造、污水资源化利用、节水灌溉设施改造、节水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贷款,有效缓解企业发展资金困境。

“取水贷”破冰开新局。采用“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的融资模式,推动金寨县一水电公司与农商行签订“取水权”质押合同,企业获得授信贷款8000万元,实现了银企发展和环境优化的双赢。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