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筑牢水旱灾害“防护网”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线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水旱灾害防御科 程磊 发布时间:2025-05-08 08:14
字号:

面对日益复杂的气候挑战,六安市水利局始终把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为天职,坚持“预字当先、以防为主”,通过压实责任、排查隐患、强化能力、夯实保障等系统性举措,全面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压实责任链条,筑牢防御“责任堤”

结合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和防御工作实际,春节过后,研究制定水旱灾害防御准备方案,并印发通知,从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持续修订方案预案、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周密部署山洪灾害防御、着力提升防御决策能力等方面,全面部署做好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

3月7日,召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对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再次进行专题部署。同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印发《工作提醒》三期,督促县区和相关单位细化工作任务、推进工作进度,确保责任落实“不打烊”。

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落实1031座小水库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明确全市63个乡镇608个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行政村包保责任人,确定36个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责任人,充实调整26名市级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


全面排查隐患,消除防汛“拦路虎”

坚持未雨绸缪、关口前移,及早全面开展度汛隐患风险排查。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3月5日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市水利工程度汛风险隐患抽查的通知》,从“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小水电站运行安全、水库水闸堤防及妨碍河道行洪安全、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支渠以上渠道度汛、河道采砂度汛、河长制落实情况”等7大类22小项,紧盯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2月下旬开始,各县区水利部门组织对辖区内堤防(含渠道堤防)、水库、穿堤建筑物、在建水利工程、险工险段、涉河建设项目等进行全面排查。在县区自查的基础上,市水利局抽调业务骨干开展水利工程度汛隐患抽查,3月份以来累计组织82人次深入137点位,发现的各类隐患逐一建立度汛风险隐患问题、责任、措施、时限四项清单,强化闭环管理,实行动态清零。


强化“四预”能力,提升防御“硬实力”

常态化加强雨水情站点维护,逐月对测报站点进行检查、调试、维护,重点解决站点运行不正常、数据长期不变或异值等问题,确保汛期雨水情信息报得出、报得准、报得快。强化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紧密协作,及时发布预警,针对4月11-12日降雨,落实人员24小时值班,对舒城县短历时强降雨站点“点对点”电话叫应,累计发布预警短信17条,电话叫应6次。

实战预演强能力,预演是提升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市水利局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拟于近日会同应急部门联合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演练,以汛情演变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全链条展示实战应对。

围绕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等工作,梳理修订完善河流、堤防、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村级预案、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各类工程防御洪水调度预案方案等,并邀请省级专家指导。4月18日,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市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培训会,提升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切实筑牢水旱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防线。


充实物资队伍,增强防御“保障力”

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是水旱灾害防御的坚实基础,市水利局动态储备袋类、水泵、冲锋舟等价值约400万元防汛物资,并建立物资管理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调得动、用得上”。

充实调整112名市级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专家和33家水利工程抢险企业,组建具备丰富抢险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抢险队伍。同时,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水旱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水旱灾害防御事关民生福祉,六安市水利部门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筑牢防灾减灾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一方安澜。

(程磊)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