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河长谈治河——
弘扬六安优秀治水传统 一以贯之推进河湖长制
安徽六安市委书记、市级总河长 方正
古今中外,兴水利、除水害,都是国之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作出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建设国家水网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强调“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为推进治水工作全方位把脉定向。
安徽省六安市水网密布,治水历史悠久,水利工程众多。皖西人民二十世纪兴建的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治水兴利的一座历史丰碑。近年来,六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关于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淠史杭精神,压实河湖长责任,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筑牢安全防线,构筑更加牢固的防洪减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六安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近年来,六安市聚焦淮河干线安全,加快实施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推进行蓄洪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聚焦淮河流域防洪安全,今年将加快实施史河、淠河防洪治理,有序推进霍邱县沿岗河等5条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和金寨县西石河等11条山洪沟治理,开工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推进实施金安区长堰等3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谋划实施汲河防洪治理工程,系统提升流域防洪减灾水平。聚焦巢湖流域防洪安全,实施新一轮杭埠河治理工程和易涝区排涝泵站建设,加快补齐防洪设施建设短板。当前,汛期已至,六安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树牢极限思维、底线思维,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应急预案推演、应急抢险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刚性约束,构筑更加高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六安市深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各领域、全流程节水。加快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六大水库、三大渠首和淠史杭灌区渠系为依托,加强蓄水、引水、调水、供水工程建设,今年将建成金寨中河、霍山桃源河水库,开工建设霍山仙人桥水库和霍山黑石渡等重要水源工程,推进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城东湖抬高蓄水位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沣西干渠水源保障工程,进一步健全以“水库挖潜增效、河湖库渠连通、内外水源互济、农田灌排结合”为内容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夯实民生基础,构筑更加坚实的供水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要确保所有城乡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水。”六安市坚持“建大、并中、减小”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和分散供水工程安全化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实现农村24小时稳定供水和县域统管,今年将大力实施主城区供水管网延伸,推进霍邱县4座水厂建设,加快实现叶集区全域城乡一体化供水,分类推进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持续夯实粮食安全供水保障基础,加快推进淠史杭灌区(金安区)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接续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协同建设,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有示范性的现代化灌区。
坚持系统治理,构筑更加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六安市坚持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为统领,以涉水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等排查整治,扎实推进涉水问题“小切口”专项整治,加快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坚决清存量、遏增量。大力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2平方公里,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条。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高标准建成淮河流域霍山县但家庙河幸福河湖,创建省级幸福河湖6条。推进水旅融合发展,在水利项目关键节点谋划时充分考虑旅游要素,研究做好水文章,把道路和河道建成景观道、风景道,更好展示城市特色风貌。
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征程上,六安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淠史杭精神,坚持人民至上、节水优先,系统治理、改革创新,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持续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节约集约发展之路,全力开创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