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让水资源成为丰收的底气和保障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5-09-01 08:24
字号:

本报通讯员 王旭



清淤整治后的石婆湖 本报通讯员 林纲 供图


“今年天气高温干旱少雨,我们生态农业园的1100亩鱼稻共生田、2400亩虾稻共作田,在需水的关键期,用的就是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给我们送来的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林水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浩,指着生态园里郁郁葱葱的水稻田说,“灌区送来的及时水,是我们农业生态园丰收的底气和保障。”

裕安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带,水资源短缺。同时,裕安区又是农业大区,有耕地12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0万亩。

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裕安区以科学管理和改革创新为抓手,严格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推进蓄水、引水、增水、节水工作,全面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十四五”期间,裕安区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措施,将年用水量控制在六安市水利局下达的3.1亿立方米以内,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蓄水保水方面,裕安区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应蓄尽蓄、多蓄满蓄。全区河流、湖泊及175座小水库、1.3万座山塘,常年蓄水量保持在1.6亿立方米左右。在引水保障方面,裕安区建立年度常态化引水制度,年平均从淠史杭灌区引水1.3亿立方米。2025年,汲东干渠计划从梅山水库引水0.91亿立方米,淠河总干渠计划从横排头水利枢纽引水0.4亿立方米,保障56万亩水稻灌溉及群众生活、生态用水需求。

“石婆湖清淤整治后,蓄水量达到230万立方米,为裕安区第二自来水厂提供稳定的水源。再加上灌区引水和区间来水,可以保障裕安区西北部8个乡镇3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裕安区第二自来水厂负责人殷永俊说,“十四五”以来,裕安区通过挖潜增水与强化节水,深化水资源管理。新建车渡口水库、淠河城南水利枢纽等工程,新增蓄水超3400万立方米;清淤整治汲东干渠石婆湖,新增蓄水50万立方米;完成175座小水库除险加固,恢复新增蓄水350万立方米。此外,充分利用非常规水,2024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1554.7万立方米,主要用于生态补水和企业用水。同时加快节水载体建设,已创建多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等,加强节水宣传教育,营造了全社会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我们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水资源管理,以供给侧优化改革推动需求侧转型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裕安区水利局局长王兆杰说。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