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长谈节水】叶集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局长万汉亿:
深入实施节水行动 加快建设水美叶集
深入实施节水行动 加快建设水美叶集
六安市叶集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局长万汉亿
六安市叶集区地处皖豫交界、大别山北麓,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辖区面积568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耕地面积44.16万亩,年均降水量1170毫米,年均水资源量2.86亿立方米。境内有史河、西汲河、沣河等自然河流60.5公里,淠史杭灌区干渠51.8公里,小型水库91座,塘坝7000余处。近年来,叶集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持续深化国家节水行动,全力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走出一条节水增效绿色发展之路。
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节水
叶集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占全区总用水量的80%以上。近年来我们牢牢牵住农业节水增效的“牛鼻子”,促进农业节水技术和乡村产业多元融合,实现了农作物优质高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农民增收致富的互促共进。强化节水技术应用。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降低农业灌溉成本。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江淮果岭”节水灌溉改造提升项目。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围绕到2035年在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标,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4万亩,其中2024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支渠以下灌溉渠道漏损率显著降低。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改造工程,2023年投资6766万元完成汲东干渠下骆山支渠、沣西干渠胜天支渠续建配套项目,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4万亩,2025年计划继续投资3200万元实施汲东干渠姚李支渠续建配套项目,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69万亩。淠史杭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渠道漏损、用水困难问题,提高了灌溉保障率,节约了灌溉用水量。针对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问题,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水利补短板工程,2021年以来累计维修改造渠道60余公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1座,新建改造提水泵站18座。截止2024年底,叶集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472。
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全民节水
叶集区将节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策划节水宣传,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2024年全区用水总量1.172亿m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20.52%和55.12%。共建成节水型企业5家、节水型机关单位3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5个。加强取水计划管理。根据行业用水定额和年度产量计划,科学下达年度取用水计划。对自备水用水户和公共管网年用水量1万m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严格取水许可审批。认真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和取水许可审批,加强取水计量和在线监控体系建设,实现全区自备水取水户取水计量、在线监测全覆盖。完善城乡供水设施。先后投入2.2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成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街道)的环状自来水供水主管网,配套建设增压泵站和智慧供水系统,回购3家民营乡镇自来水厂运营权,实现城乡全域“一厂制水、一网供水、一企服务”,对供水管网实施动态监测,管网漏损率下降至10%以下。推进中水回收利用。将再生水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回收利用处理设施,年回收中水约15万立方米,用于城乡道路浇洒、绿化养护。对于高耗水用水大户,引导其自建再生水深度处理设施,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叶集光大生物热电有限公司将再生水用于冷凝用水和蒸汽供应用水,年利用再生水190万立方米。
深化改革,重点推进节水项目
推行“节水贷”融资服务。2023年叶集区完成了六安市首笔“节水贷”放款,贷款金额4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节水贷”政策的实施,既降低了企业节水项目的融资成本,又鼓励了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激发了企业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标杆企业的内生动力。探索区域“水权交易”。2024年6月,叶集区与金寨县通过国家水权交易平台顺利完成区域间水权交易,这是全省首例流域内区域间地表水水权交易,也是全省单笔交易水量最大单,最终达成区域水权交易地表水取水量指标1000万立方米,交易期限12个月,为全省用水权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导“合同节水管理”。2024年5月,成功引导促成六安市叶集区嘉盛纺织产业园与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节水128万m³,直接经济效益448万元,有效解决传统节水工作中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切实减少企业生产新水用水量,有效提升企业用水效率,实现节水效益最大化。加快推进用水权改革。为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叶集区正在开展用水权初始分配工作。计划10月底前完成淠史杭灌区农业用水权初始分配,12月底前完成区域用水权分配,为推进用水权改革奠定基础。
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水美叶集”
在叶集精心书写的节水文章中,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水立方”模式,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城市“水美文章”。坚持把水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河南省固始县共建“一河两岸一座城”,共护史河“一湾清水”,让水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投资5.44亿元实施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它洼地治理工程(叶集段),“蓄水近城、引水入城、排涝出城”,疏通城市水源脉络,实现岸清水绿,人水和谐共生。投入3.08亿元实施史河(叶集段)防洪治理工程,新建五里拐橡胶坝。橡胶坝建成蓄水后,拦截汛期洪水、储存枯水期水源,将原本“流失的水”转化为“可用的水”,为水资源的精准调配和节水措施落地创造有利条件。曾经干枯的河道有了稳定而充盈的水面,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理想环境,也为鸟类创造了绝佳的栖息地,周边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讲好美好乡村河湖故事。大力推进河湖整治、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以河湖为轴心,深入挖掘河湖沿岸文化和治水兴水历史,促进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在平岗街道建成淠史杭平岗切岭工程纪念馆,在三元镇沿史河总干渠打造滨水小镇,在洪集镇规划建设二道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积极推动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培养全社会“爱水惜水护水”的理念,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
未来,叶集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为推动叶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