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洼地治理 筑牢民生屏障
当前正值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期”,裕安区正加速推进洼地治理工程建设进度,着力提升辖区洼地防洪排涝能力,为现代化水网建设注入新动能。
眼下,坐落于裕安区顺河镇古城村的古城寺节制闸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加紧对沿线河道进行最后的护坡、原地貌恢复工作,力争4月底实现下闸蓄水功能。古城寺节制闸工程是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裕安区段)1标段建设内容之一,该标段治理工程覆盖新安、顺河、单王三个乡镇,全长9.592公里。项目总金额1.77亿元,2024年6月进场施工,总工期540天。“目前,我们共投入300余人,大型机械设备20多个,保证在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涵闸下闸蓄水,保证春耕前用水需要。剩下的附属工程,我们计划在7月之前全部完成,满足工程验收需要。”1标段项目经理李龙龙表示。
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是国务院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102.55亿元,其中裕安段总投资8.57亿元。裕安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座泵站、21座涵闸、9.2km 堤防、35.3km排涝沟疏浚、5座桥梁等,建设工期为3年,分为5个标段实施。目前,工程先行段单王街东排涝站已基本建成,今年汛期即可投入使用发挥工程效益。施工1标、2标、4标正在抢抓工期,整个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完工,剩余施工3标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推进招投标工作,计划2026年全面完工。工程实施后,排涝标准将从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单王街东排涝站主要以排涝为主,每秒能达到8.41立方米。投入使用后,这里7个多平方公里的农民财产安全将得到保证。”单王街东排涝站现场管理人员张开成说。
如今,裕安区基本形成了以河道、堤防、库塘、闸站等工程为基础的洪涝灾害防御体系。近年来,裕安区以淠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主导,提升了河道及沿线保护区防洪标准;系统开展了东汲河、西淠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持续推进山洪沟防治,补齐防洪除涝短板;实施了城东湖蓄洪区建设工程,完成了低洼地区不安全居民的迁建工作,全区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到2035年,裕安区高质量现代水网体系将基本建成,与省级、市级水网全面衔接,防洪减灾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水资源配置格局将更加完善,河湖生态环境全面升级,智慧水网建设取得成效,体制机制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