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践行“节水优先” 赋能绿色发展
近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淮河流域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典型案例,六安市裕安区成功入选。近年来,裕安区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把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用水方式的重要措施,以实际行动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优化顶层设计,坚持高位推动。裕安区坚持系统谋划,积极构建节水管理体系,制定了《裕安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裕安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提供科学措施和支撑。全面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推动取用水规范化建设,严格实行计划用水、节水评价、水平衡测试、节水“三同时”等。成立了全区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节水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紧盯重点领域,提升治理能力。注重工业节水,推动企业间水串联利用、一水多用,鼓励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和工业节水改造,加强再生水利用,全区工业用水计量率100%,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强化农业节水,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高标准节水农田改造建设,全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20年的0.51提升到0.53;加大城镇节水,持续开展城镇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城市和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得到有效控制,全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2022年,全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26.0%和27.6%。
注重整体推进,凝聚节水合力。严格审核节水器具设备和市场准入制度,新建住宅小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77.4%,节水型小区建成率17.7%,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9.07%。持续营造浓厚的节水氛围。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新旧媒体相融”等形式,组织开展“节水五进”巡回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响应、踊跃参与”的浓烈氛围。
截至2023年底,全区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7个,完成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位于城南镇的安徽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命名为“省级节水型园区”;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裕安区片评为“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灌区”;皖西学院被命名为“节水型高校”,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社会初步形成人人自觉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