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之水长流
——裕安区淠河保护治理工程侧记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皖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29 16:30
字号:

十月,秋高气爽,云淡风清。许多六安市民喜欢到月亮岛和淠河岸边,观水赏秋,感受“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秋日的淠河两岸,银杏、栾树、红枫等披上“秋衣”,黄绿辉映叠翠流金。还有林中悦耳的鸟鸣,河中嬉戏的水鸭……可是,淠河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往,曾经一段时间淠河河床裸露,非法采砂给淠河河道留下伤痕累累,沿河岸边乱搭乱建,到处是垃圾和污水。
  淠河,六安人民的母亲河,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全长253公里,其中,主河道在裕安区89公里。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裕安区坚持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母亲河,让母亲河成为一条清澈流淌的“幸福河”。
  整治非法采砂。淠河砂石资源丰富,受利益驱使,非法采砂严重影响了淠河的防洪安全、堤防安全、桥梁安全。取缔淠河非法采砂,规范淠河采砂秩序,是检验全区河长制湖长制成效的试金石。为了打击非法采砂,2017年,借着河长制东风,裕安区成立了淠河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对非法采砂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一经发现,坚决取缔。2017年5月,全区关停砂厂22家,370只非法采砂船全部吊离上岸,拆解运走。目前,全区只有一家持证开采的合法砂场,并且做到依法科学开采,实现淠河砂石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砂场关停后,按照规划,加固整修淠河堤防,植树种草,逐步恢复淠河的自然生态。同时,建立健全淠河采砂管理长效机制。各级河长与区水政执法人员24小时巡河查河,巩固治疗成果。2020年1至8月,全区各级河长,配合区水政监察大队开展砂石日常巡查2652次,查扣铲车28台,挖机12台,非法运输车辆近300辆。

  开展清水行动。2017年开始,裕安区开展全域污水治理三年行动。严格排查监管全区30处入河排污口,做到污水达标排放;整治城区黑臭水体,对城区九墩塘公园、蒋家沟水系、小高堰、南大沟、西门大沟、便门大沟、北门大沟、安丰明渠和均河水系进行综合整治,总长度约11972米,确保治理后污水达标排放,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减少对淠河的污染;2019年底,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4%;完成19个乡镇政府驻地及16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营;将河湖保洁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完成12778户改厕任务,卫生厕所普及达80%以上,完成35个村黑臭水体治理。至此,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污水直排河流,有效地改善了河流水质。
  坚持水岸同治。河流污染,根子在岸上。2019年,裕安区整治河湖“清四乱”任务13项,生态区域违法建设问题115个,全部完成整改。为进一步巩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成果,筹资1000余万元,拆除淠河沿线养猪场17家,中型养鸡场1家,养殖棚4处。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依法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2019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连续多年,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提升文化景观。从淠河清起来,畅起来,到让淠河美起来,靓起来。近年来,淠河沿岸大力实施退田还绿,退厂还绿,退房还绿。先后拆迁搬迁淠河沿岸火葬场、砖瓦厂、钢铁厂等,在六安淠河窑岗嘴大桥至寿春路大桥段10公里河道两岸,预留50至300米空间,对淠河两岸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栽花植树种草,净化水质;打造淠河两岸城市绿道、修建城市广场、城市客厅;新建淠河沙滩浴场;对淠河月亮岛及周边水域进行全面整治;整治后,月亮岛周边既有优良的水质、广阔的水域、葱郁的园林、璀璨的岛屿等自然景观,又有双塔摩青、上下龙爪以及沙滩浴场、城市滨水广场、皖西文化墙、六安古城墙等人文景观,集水利工程、历史人文、城市休闲等因素和功能于一体。淠河成为六安市民心中最美的河流。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