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水利局2024年汛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防御准备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及早研究布置。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分析我市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从“完善工作机制、排查风险隐患、修订完善预案、抓好水库安全、防御山洪灾害、提升防御能力”6大类26小项等方面全面部署各项防御准备工作。3月8日,召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再次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全市水利系统增强风险意识,抓早、抓实、抓细各项准备工作,筑牢安全底线。同时,逐月制定《工作提醒》,提醒、督促县区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二是迅速隐患排查。研究制定全市水利工程度汛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春节过后立即组织县区水利部门开展山洪灾害、在建水利工程、支渠以上渠道、水库、水闸、水电站、堤防等隐患排查。针对自查发现的36处隐患,建立度汛风险隐患问题、责任、措施、时限四项清单,强化闭环管理,确保所有问题在汛前整改到位。3月下旬,我局派出7个工作赴县区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工作,目前正在持续进行。
三是细化工作机制。全面梳理查找监测、预报、预警、预案、预演、调度、责任制、物资、队伍、保障等重点环节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我市《水利系统应对大洪水工作机制的工作方案》,不断提升抗大洪、抢大险工作应急能力,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四是加快工程进度。今年,我市水利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投资大,计划实施水利项目118个、计划完成投资63.8亿元,部分项目需要跨汛期施工。春节过后,我局成立7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区督促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复产工作,2月底15个在建重点水工程项目全部复工复产。3月中旬,我局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同时督促各参建单位利用晴好天气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汛前全面完成开口工程复堤复坝任务,满足度汛要求。
五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及雨水情变化,每周两次统计大水库蓄水及河道水位,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强化与水文、气象、应急等部门会商研判,必要时发布预警。针对3月22日至25日降雨,落实人员24小时值班,对金寨、叶集等县区超阈值降雨站点“点对点”电话叫应,调度做好防御工作,累计发布预警短信19条,电话叫应8次。
六是做好基础工作。进一步梳理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职责,督促县区调整充实各类防汛责任人,细化职责分工;充实市级水旱灾害防御值班人员,及时更新水利工程抢险技术专家库;建立水利工程抢险企业库,明确企业驻地、人员配合和抢险设备等;做好水旱灾害防御物资管理,开展水旱灾害防御物资清查盘点;动态复核金寨、霍山、舒城、金安、裕安5个县区63个乡镇606个行政村山洪灾害危险区,调整充实山洪灾害防御网格化管理责任人;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村级预案模板,并督促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从县区自查以及我局日常监督检查看,目前各县区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度汛安全隐患,但受条件限制隐患排查还存在不彻底不全面。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应对,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督促县区持续开展水利工程度汛隐患排查整改,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问题台账、整改措施、对账销号、闭环管理,确保汛前处置到位;一时难以处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度汛方案,确保安全度汛。坚持问题导向,从局机关抽调专人成立7个工作组,对县区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复核,确保问题真改、隐患真除。
二是持续做好预案修编。指导县区结合近年防洪工程变化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际,动态调整河流、湖泊、水库及水利工程防汛特征水位;督促县区及时修订完善水库、圩口等各项防御预案,4月底前完成报批和备案;指导相关县区按照新修订的模板细化完善山洪灾害防御村级预案,3月底前我局按10%的比例完成技术审查。进一步强化抢险技术支撑实战性,汛前完成预案演练和培训工作。
三是持续督促工程进度。督促各县区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严格落实各项度汛安全措施,汛前全面完成开口工程复堤复坝;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督促项目法人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年度实施方案等编制工程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并按程序报备、报批。将在建水利工程、在涉河建设项目工程负责人、手机号码以及项目位置纳入水旱灾害防御系统,作为防御风险提醒对象,确保安全。
四是持续做好工程调度。在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汛限水位前提下,优化水工程调度方案,综合运用“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减灾效益;进一步加强蓄水保水,强化与淠史杭总局沟通协调,适时优化调整淠史杭灌区灌溉放水时间、流量等,全力保障农业春灌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