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科发布时间:2018-03-11 11:01
字号:

一、《规划》编制背景

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六安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统一部署,科学编制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是适应水资源保护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国家水资源保护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构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的基础支撑,是依法开展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加快缓解水污染状况、保障饮水安全、维护河湖健康、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起草过程

2015年4月,《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8月,《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大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会后编制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工作大纲》进行了仔细修改,并根据《工作大纲》的要求编制《保护规划》文本。历经2年时间于2017年10月,《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初稿 )》编制完成。初稿完成后,市、县相关职能单位有关专家对初稿进行了初步审查,形成初步修改意见,编制组按照初步修改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2017年11月,六安市水利局主持召开了《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送审稿)》审查会,顺利通过了与会专家的评审。会后,编制单位按照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的相关章节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补充、完善,形成了《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批稿)》文本。2018年3月11日经市政府同意印发。

三、《规划》主要内容

1.水质现状评价。六安市主要河流水质基本在I~Ш类;大别山区6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I类,全市河流湖库水质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河湖受城镇排污、区域面源污染的影响,水质较差。根据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计算成果,六安市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85%以上,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评价。六安市重要饮用水源地包括六安市淠河水源地、霍邱县城东湖水源地、舒城县杭埠河水源地、金寨县梅山水库水源地和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源地,此5处水源地总供水人口全市占城镇总人口的 77.7%,供水量大,供水任务重。在水源地现状评价中,此5处水源地在水量和水质上能够满足要求,但在监控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确保民众饮水安全。

3.主要河湖水生态状况现状评价。由于在以往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够重视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城镇废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加之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部分河湖水环境问题突出。另外由于对河流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消耗,全市部分河道生态基流不足,进一步加剧河流水环境问题。

4.《规划》布局。六安市在构筑水资源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建立相应水环境与生态保护体系以满足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通过创建节水型社会,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提高污水处理与回用比例。配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加强生态保障体系建设,在保证经济用水的同时,要保证河流最小生态流量要求或适宜生态流量要求。充分利用和扩大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重点加强上游水源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监督和治理,严格控制主要河流的污染。

全市境内流域上游源头大别山区应加强水源涵养和保护,重点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江淮丘陵岗地城镇应保障饮水安全,注重产业结构优化,有效控污减排;沿淮湖泊洼地进行生态综合治理,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水环境。另外针对城东湖、城西湖、史河、淠河等生态用水保障开展规划,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依托,建设生态用水保障工程。

5.《规划》重点区域。根据重点区域选择原则,全市境内选取了大别山大型水库区、霍邱县东西湖区、霍邱铁矿开采区、淮河干流六安段、杭埠河舒城饮用水源区、淠河中下游段、淠河总干渠六安段等7个区域作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点区域,对每个重点区域现状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针对性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6.《规划》重点工程。按照全市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同时结合已经完成的市、县(区)级相关规划、重点工程,确定本规划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排污口整治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生态需水保障工程、水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工程以及水资源监测建设工程。

7.《规划》年限和范围

近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中期规划水平年:2025年;远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

本次规划范围为六安市全境,包括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

四、保障措施

落实水资源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由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牵头,其它部门的通力协作,协调发改、经信、住建、国土、监察、新闻宣传、社会团体及广大群众各方面力量。建立法制体系健全,执法水平高效水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体制,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报道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